中新网北京7月20日电 (记者 高凯)由《诗刊》社、云南教育出版社、云南省作家协会主办的“爱松《江水谣与贮贝器》新书发布暨诗歌研讨会”日前在北京举行。
《诗刊》社主编李少君、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张清华、中国诗歌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山,以及刘立云、曹宇翔、敬文东等诗人、评论家,《江水谣与贮贝器》作者爱松参加研讨会。
李少君表示,爱松是云南走出来的有代表性的“70后”诗人,《江水谣与贮贝器》的出版是中国“70后”诗人的重要成果。这本诗集前面“江水谣”的部分是短诗,后面“贮贝器”的部分是长诗,是一种长篇短制融合的交响曲。诗集中出现最多的词语是青铜,作者将古滇国青铜的视觉化为了诗歌的结构,整部诗集也有青铜般的质感和重量。
与会专家认为,爱松的《江水谣与贮贝器》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,并通过地方性抵达了总体性。“江水谣”朴素和壮美相互映衬,以极简的笔法凸显了对自然伟力的赞颂;“贮贝器”则既是一部兼具文化人类学意义和诗性考古学意义的史诗,又注入了现代性意识,描绘出了当代生活中依然蓬勃绚丽的地方风情与民俗画卷。整部诗集展现了作者开阔的文化视野和深厚的艺术造诣。(完)
jinqishibushijiechuguoxinguanbinglihuochuxianfashaohehuxidaozhengzhuangderen,ruojiechuguo,zijichuxianlexiangsizhengzhuang,henyoukenengshibeichuanrande,keyizuogekangyuanjiancelaiqueding。近(jin)期(qi)是(shi)不(bu)是(shi)接(jie)触(chu)过(guo)新(xin)冠(guan)病(bing)例(li)或(huo)出(chu)现(xian)发(fa)烧(shao)和(he)呼(hu)吸(xi)道(dao)症(zheng)状(zhuang)的(de)人(ren),(,)若(ruo)接(jie)触(chu)过(guo),(,)自(zi)己(ji)出(chu)现(xian)了(le)相(xiang)似(si)症(zheng)状(zhuang),(,)很(hen)有(you)可(ke)能(neng)是(shi)被(bei)传(chuan)染(ran)的(de),(,)可(ke)以(yi)做(zuo)个(ge)抗(kang)原(yuan)检(jian)测(ce)来(lai)确(que)定(ding)。(。)
寄希望于你们这一代
目前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85%以上的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和评审需要区分所属的科学类别。记者查阅2019~2022年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集中于受理情况》年度报告后发现,四年间,申请项目中,选择第二、第三类项目占比不断上升,一、四类项目占比有所下降。2022年,全部提交的294300多项项目申请中,选择第三类“需求牵引”的项目最多,占申请总量的45.14%,第二类“聚焦前沿”项目比例是44.57%。与之相对,第一类“鼓励探索”项目仅有5.05%的人申请,但回到2019年,这一数字还是17.98%。